10月24日下午,国内知名学者、厦门大学郑婕教授应邀做客绿茵讲坛,在我校湘湖校区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作专题讲座,共1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由体育与军事教学部主任陈利和主持。
讲座以“民族传统体育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解析”为题,从为何“双创”、何为“双创”和如何“双创”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剖析。在为何“双创”方面,郑教授先从“双创”的提出及重要性展开论述,认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代复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她指出,双创的重要性跟文化复兴离不开的,它标志着我们的文化觉醒,坚守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又坚持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它是一种指导思想,在真正实践过程中间,告诉我们如何去实践,是理论与实践完全能够结合起来的一条路径,彰显了我们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律,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新的内涵实现新生。
在何为“双创”方面,首先解释了“双创”的概念是什么,就是创造性的转化,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成就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它们新时代的内涵以及新的现代的表达方式,要把它们的生命力激活起来,创新型的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之后她以柔力球、龙舟等少数民族体育为案例,展示了民族传统体育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现代化,增强了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在如何“双创”方面,郑教授强调体育实践中融合多学科知识的重要性,提倡通过创造与创新来连接古代文化和现代体育,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师生提高判断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她以中华健身鼓的转化性运用为案例解释分析了从古代的鼓如何创造性转为适用于现代的健身鼓,并将创新方法分为探遗产、挖资源、添属性、思改良、衍新品、研原理、验功效、建体系、定规则、创品牌等十个步骤分别进行陆解释。最后,她指出创新思维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将为体育教育和科研开辟新方向,激励学生和教师在体育教学和科研中勇于创新,探索和解决问题。
讲座上,郑婕教授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联系起来,将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科研案例结合起来,内容丰富,案例生动。在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少同学边听边做笔记,并与郑教授进行互动,会场秩序井然,效果良好。
据悉,郑婕教授为厦门大学原体育教学部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科委评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体育学科评审专家,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健身秧歌(鼓)培训推广委员会主任,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科研委会委员、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兼职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华健身鼓项目创始人。郑婕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出版专著与主编教材7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6篇,为国家体育总局设计起草撰写了《健身腰鼓》《手拍鼓》项目竞赛规则,为教育部体卫艺司编创了广为流传的学生系列广播操《青春的活力》。
(图/张梦嘉 文/刘颖 责任编辑:李娜 审核:陈利和)